废水澄清器-性能,效率和处理环境
澄清器是每个污水处理厂的组成部分。这是通过重力沉淀法从废水中去除固体。所有的澄清池都有两个功能部分:一个是澄清区,在那里发生重力沉降;另一个是浓缩区,沉淀的固体在那里积累形成致密的污泥层。
初级澄清是在进行生物处理之前去除固体的物理过程。水进入澄清池,可漂浮的固体(也称为浮渣)从表面被清除,而可沉淀的固体(也称为污泥)则被收集在底部,并被清除。准备进行生物处理的污水从澄清池中离开,经过一个堰。
初级净化器的性能是由水箱的总悬浮固体(TSS)、生物需氧量(BOD)和初级污泥的状况来衡量的,考虑到其体积、浓度和腐坏程度。当运作正常时,初级净化器预计能去除90%至95%的可沉降固体(污泥),40%至60%的悬浮固体(浮渣),25%至75%的细菌和25%至50%的总BOD。
有机测量,如BOD和化学需氧量(COD)被开发来测量水质。然而,这些方法都很耗时,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这限制了COD或BOD作为过程控制参数的用处。这就是总有机碳(TOC)的作用。TOC允许有效的过程控制,因为结果产生的频率要高得多,这意味着有关澄清器性能和效率的决策几乎可以实时和更智能地做出。
影响澄清器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废水中固体的类型及其来源、流经系统所需的时间、水力滞留时间、水箱的设计、设备的条件以及废水的温度。
温度影响所有的生物过程。细菌活性的最佳温度在25°C到35°C之间。在大多数处理系统中,生物氧化速率在35°C左右达到峰值。当温度高于35°C时,由于细菌絮团的形成减少,处理效率降低。低于10°C的温度也会影响生物过程的性能,特别是在硝化效率方面。
生物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因为氧气渗透到絮团或膜的深度。氧的渗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因为氧在絮团表面的利用速度不快,每个单位表面可以反应的生物数量更多。
温度的变化会对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特定物种的主导地位会根据不断变化的废水成分和质量而改变。随着温度的变化,一组微生物变得不那么活跃,甚至可能死亡,而另一组则成为主导。嗜冷菌在0至20℃范围内生长,最佳温度为10至15℃。嗜中菌是在废水处理中最常见的物种,在10至45℃范围内生长,最佳温度约为30至35℃。嗜热菌,在堆肥和其他高温环境中发现,在40至75℃范围内生长,最佳生长速度为55至65℃。
当然,温度只是影响废水处理的一个环境因素。但鉴于其对生物过程的重要性,设施运营商必须保持合适的温度。这就是为什么工艺工程师将温度作为任何生物废水处理厂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并使其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寒冷的环境中,水箱的保温对于保持理想的温度非常重要。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废水往往需要经过冷却过程。
我们将在今后的文章中考虑影响澄清器效率的其他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TOC测量的关系,因此请务必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得更新的通知。